发明名称 地下工程围岩灾害非钻孔超声波无损实时监测方法
摘要 地下工程围岩灾害非钻孔超声波无损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换能器(11)、耦合固定装置(4)、主控计算机(5)以及声光报警装置(6),换能器(11)通过耦合固定装置(4)固定在围岩(7)表面,换能器(11)通过电缆与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相连,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与主控计算机(5)相连,主控计算机(5)连接有声光报警装置(6),本发明采用超声脉冲反射回波法对围岩内部进行监测,无需对围岩进行钻孔,耦合过程也非常简单,同时还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可对缺陷定位精确、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372837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4.27
申请号 CN201410007087.5 申请日期 2014.01.07
申请人 山东理工大学 发明人 张晓君;张春旺
分类号 G01N29/04(2006.01)I;G01N29/12(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29/04(2006.01)I
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理人 孙爱华
主权项 地下工程围岩灾害非钻孔超声波无损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换能器(11)、耦合固定装置(4)、主控计算机(5)以及声光报警装置(6),换能器(11)通过耦合固定装置(4)固定在围岩(7)表面,换能器(11)通过电缆与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相连,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与主控计算机(5)相连,主控计算机(5)连接有声光报警装置(6),所述的耦合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钉(8)、固定架(9)以及橡胶垫(12),固定架(9)为中部弯折形成矩形凹槽的板状部件,矩形凹槽的两侧边的顶端均向外设置有一个水平的固定边,矩形凹槽的底部托住换能器的下端使涂有耦合剂(10)的换能器的顶端紧贴在围岩(7)的下表面后通过固定钉(8)将固定架(9)固定在围岩(7)表面,当围岩(7)的表面与底面距离较大时,可同时采用液压支柱(13)将固定架(9)固定在围岩(7)的表面,橡胶垫(12)放置在固定架(9)与换能器(11)的底部之间;具体检测步骤如下:步骤1001,通过电缆将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与换能器(11)相连;将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的发射和接收接口通过电缆与换能器(11)实现连接;步骤1002,通过耦合固定装置(4)将换能器(11)与监测区围岩(7)紧密结合;将耦合剂(10)均匀涂抹在换能器(11)的表面,通过耦合固定装置(4)使换能器(11)与围岩(7)紧密结合并固定在监测区围岩(7)的表面;步骤1003,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与主控计算机(5)及声光报警装置(6)相互通讯;开机并启动软件,将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与主控计算机(5)连接并实现相互通信,将主控计算机(5)与声光报警装置(6)连接并相互通信;步骤1004,主控计算机(5)与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对围岩(7)实施监测和分析;实施测试,由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与主控计算机(5)对监测到的围岩(7)的声波波形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步骤1005,主控计算机(5)与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判断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或符合设定的前兆模式;主控计算机(5)通过对由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1)监测到的围岩(7)声波波形的实时分析,得到声波波幅及频谱特征的变化规律,判断其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或符合设定的前兆模式,如果超过设定的阈值或符合设定的前兆模式,执行步骤1006,同时返回步骤1004;如果未超过设定的阈值同时不符合设定的前兆模式,返回步骤1004;步骤1006,主控计算机(5)以及声光报警装置(6)进行报警;主控计算机(5)报警并启动声光报警装置(6)发出预警。
地址 255049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张周路12号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