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唾液酸化四糖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可控的酶法合成双唾液酸化的四糖的合成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用于合成制备双唾液酸化四糖的中间体,分别为通式Ⅳ、Ⅴ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将化学合成法的灵活性和酶合成法的高区域选择性和高效性结合到一起,首次实现了用化学干预的方法合成双唾液酸化四糖的合成,解决了目前化学合成双唾液酸化四糖的所面临的底物反应活性低、合成步骤繁多、收率低等不足,以及酶法中唾液酸转移酶获得困难和只对糖肽识别的问题,具有底物反应活性高、收率高的优点,因而,本发明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唾液酸糖苷的生物功能和发展以此为基础的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公布号 CN10355579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2.05
申请号 CN201310508766.6 申请日期 2013.10.24
申请人 山东大学 发明人 曹鸿志;王凤山;孟欣
分类号 C12P19/26(2006.01)I;C07H15/04(2006.01)I;C07H1/00(2006.01)I 主分类号 C12P19/26(2006.01)I
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彭成
主权项 双唾液酸化四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1)利用化学法合成β‑构型的N‑乙酰半乳糖胺,结构如通式Ⅰ所示,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2)利用“一锅双酶法”将通式Ⅰ的化合物和半乳糖立体选择性偶联合成二糖Galβ(l‑3)GalNAcOR1,结构如通式Ⅱ所示,所述“一锅双酶法”中先后用到的酶分别为半乳糖激酶和己糖磷酸化酶;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3)利用“一锅双酶法”合成通式Ⅲ的三糖,所述“一锅双酶法”唾液酸化中用到的酶指CMP‑唾液酸合成酶和α2,3唾液酸转移酶;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4)利用乙酰化和选择性脱乙酰基的方法,合成含唾液酸的内酯三糖,结构如通式Ⅳ所示,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5)利用酶法合成双唾液酸化内酯四糖,结构如通式Ⅴ所示,所述酶法唾液酸化中用到的酶指α2,6唾液酸转移酶;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3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6)碱性水溶液中水解上述双唾液酸化四糖的内酯,得到双唾液酸化四糖,结构如通式Ⅵ所示,其中:R1为氢原子、α‑或β‑构型丝氨酸残基、α‑或β‑构型苏氨酸残基、叠氮取代烷基、炔基取代烷基、巯基取代烷基或α‑或β‑构型取代烷基;R2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R3为氟原子、氮乙酰氨基、氮羟基乙酰氨基、氮叠氮乙酰氨基、羟基或叠氮。
地址 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