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连接器结构
摘要 本创作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该结构是由第一绝缘本体、若干支接触端子及用以固定接触端子并与第一绝缘本体相结合的第二绝缘本体构成,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岛部,在岛部长轴方向二侧面向内凹设有若干收容部,连接岛部两侧的基板上设有与收容部相对应的沟槽,于每一沟槽内设有一镂空部,该镂空部可为端子底部提供受力时的活动空间,避免应力集中于端子活动部上,以保证端子受力后能快速恢复原来态样;若干支接触端子依次摆放于端子第一绝缘本体沟槽内处于平衡,第二绝缘本体是将摆放于第一绝缘本体上接触端子置放于模具当中以嵌射方式而成型,将接触端子完全固定并与第一绝缘本体嵌射成型,形成一连接器结构。
申请公布号 TWM323748 申请公布日期 2007.12.11
申请号 TW096204694 申请日期 2007.03.23
申请人 李金雅 发明人 李金雅
分类号 H01R9/00(2006.01) 主分类号 H01R9/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是由第一绝缘本体(1)、若干 支接触端子(2)及固定接触端子(2)并与第一绝缘本 体(1)相结合的第二绝缘本体(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绝缘本体(3)是以嵌射成型方式与第一绝缘 本体(1)结合成一组合体结构,将接触端子(2)包覆固 定。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第一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板(11),该基板(11)上设有 一中央岛部(12),在该中央岛部(12)长轴方向二侧面 向内设有若干收容部(13),连接中央岛部(12)二侧的 基板(11)上具有与每一收容部相对应的沟槽(14),在 每一沟槽(14)内设有镂空部(141)。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该第二绝缘本体(3)主体(31)的中间形成一空部(32), 用以围构成空部(32)的长臂(33)上设有固定端子的 若干端子槽(331)。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该等接触端子(2)为一体式的结构,每一接触端子(2) 具有一水平的焊接部(21),沿该焊接部(21)折弯形成 卡固部(22),顺着卡固部(22)的另端反向弯折成接触 部(23),该卡固部(22)与接触部(23)具有一共同臂(24), 该接触部(23)系由固定端(25)与活动端(26)所构成,前 述的共同臂(24)亦同时作为接触部(23)的固定端(25), 在接触部(23)固定端(25)顶端具有固定接触点(251), 活动端(26)顶端设有活动接触点(261),于活动端(26) 的另端反折延伸成一挑部(27)。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该固定接触点(251)与活动接触点(261)的结构为略微 外凸的圆弧形,以便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该收容部(13)与中央岛部(12)上表面贯穿,并由一斜 槽(131)及一水平槽(132)构合而成。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在基板(11)的底表面上四周每一边缘上设有若干个 固定孔(15)。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固定接触点(251)与活动接触点(261)为相向设立,该 等接触点的结构为外凸的圆弧形。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中, 该第二绝缘本体(3)主体(31)底表面四周边缘上设有 与第一绝缘本体(1)结构相匹配的凸柱(34)。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为习知连接器结构; 第2图为本创作具体实施例之立体图; 第3图为本创作具体实施例之立体透视图; 第4图为本创作具体实施例之另一角度立体图;及 第5图为第2图中A-A方向剖视图。
地址 台北市中山区新生北路3段93巷36号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