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阻带抑制多零点2.4千兆赫微形滤波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阻带抑制多零点2.4千兆赫微形滤波器,包括表面安装的输入/输出接口,两个并联谐振单元,级间耦合电容和电感,两组零点设置电路,上述各部分均采用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制成。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电性能优异、相位频率特性线性变化、温度稳定性好、电性能指标批量一致性好、大批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蓝牙传输、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传输、相应微波频段的通信、数字雷达、单兵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军用与民用多模和多路通信系统终端、无线通信手持终端等,以及对体积、重量、性能、可靠性有苛刻要求的相应系统中。
申请公布号 CN10164051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4.25
申请号 CN200910034206.5 申请日期 2009.09.02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戴永胜;肖圣磊;宋志东;王飞;叶仲华;李宝山;王超宇;姚友芳;郭玉红;周文衎;张杰;符光强;陈少波
分类号 H03H7/075(2006.01)I 主分类号 H03H7/075(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唐代盛
主权项 一种高阻带抑制多零点2.4千兆赫微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ort1)、第一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3、C3)、第二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4、C4)、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5、C5)、第二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6、C6)、第一级间耦合电容(C12‑1)、第一级间耦合电感(L12)、第二级间耦合电容(C12‑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ort2)和接地端;输入端口(Port1)与第一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3、C3)相接,输出端口(Port2)与第二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4、C4)相接,第一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3、C3)与第二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4、C4)之间并联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一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5、C5)与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并联,第二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6、C6)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并联,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串联第一级间耦合电容(C12‑1)、第二级间耦合电容(C12‑2),在第一级间耦合电容(C12‑1)和第二级间耦合电容(C12‑2)之间串联第一级间耦合电感(L12);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和第一级第二零点电容(C5)的一端接第一级第一零点电容(C3)、第一级第一零点电感(L3)和第一级间耦合电容(C12‑1)连接的公共端,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级第二零点电容(C5)的另一端接第一级第二零点电感(L5)的一端,第一级第二零点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和第二级第二零点电容(C6)的一端接第二级第一零点电容(C4)、第二级第一零点电感(L4)和第二级间耦合电容(C12‑2)连接的公共端,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级第二零点电容(C6)的另一端接第二级第二零点电感(L6)的一端,第二级第二零点电感(L6)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3、C3)由第一级第一零点电感(L3)和第一级第一零点电容(C3)并联而成,第二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4、C4)由第二级第一零点电感(L4)和第二级第一零点电容(C4)并联而成,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由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并联而成,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由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并联而成,第一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5、C5)由第一级第二零点电感(L5)和第一级第二零点电容(C5)串联而成,第二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6、C6)由第二级第二零点电感(L6)和第二级第二零点电容(C6)串联而成;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ort1)、第一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3、C3)、第二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4、C4)、第一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5、C5)、第二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6、C6)、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一级间耦合电容(C12‑1)、第一级间耦合电感(L12)、第二级间耦合电容(C12‑2)、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ort2)和接地端均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第一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3、C3)、第二级第一零点设置电路(L4、C4)由输入端口(Port1)和输出端口(Port2)的耦合形成,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第一电感(L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的第二电感(L2)由第二层到第八层所制作的过孔结构以及第八层中的接地线一起构成,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第一电容(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的第二电容(C2)由信号层的介质板与接地层的接地板耦合形成,第一级间耦合电容(C12‑1)、第二级间耦合电容(C12‑2)由信号层的介质板与电容层间的耦合形成,第一级间耦合电感(L12)由电容层的带状线形成,第一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5、C5)、第二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6、C6)由“T”形短截线实现;第一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5、C5)中的第一级第二零点电容(C5)由一个臂与上方的第一电感(L1)耦合实现,第一级第二零点电感(L5)则由本身分布参数实现;第二级第二零点设置电路(L6、C6)中的第二级第二零点电容(C6)由另一个臂与上方的第二电感(L2)耦合实现,第二级第二零点电感(L6)则由本身分布参数实现,“T”形短截线一端接地;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中的第一电感(L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中的第二电感(L2)由第二层到第八层所制作的过孔结构以及第八层中的接地线一起构成,采用通孔的寄生电感实现。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