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压力调节装置及利用此压力调节装置之喷墨印头
摘要 本创作提供一种压力调节装置及利用此压力调节装置之喷墨印头,其中喷墨印头包括储槽、气袋、压力板、阻隔件、移动件、以及弹性装置;储槽具有第一开口且在其内维持背压,气袋与储槽外部连通,而以可膨胀的方式设置于储槽内;压力板与气袋邻接,而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储槽内;阻隔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储槽内,用以阻隔第一开口;移动件与压力板、阻隔件、储槽抵接,而以可产生位移的方式设置于储槽内,用以依据压力板之动作调整阻隔件是否阻隔第一开口;弹性装置以与压力板、移动件抵接的方式设置于储槽内,用以限制气袋之动作,藉此当储槽内之背压变化时,气袋膨胀压迫压力板,使移动件产生位移而使阻隔件与第一开口分离。
申请公布号 TW526817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4.01
申请号 TW090222823 申请日期 2001.12.25
申请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林顺泉;张智超;苏士豪;陈俊融;李柏勋;罗启宾
分类号 B41J2/175 主分类号 B41J2/175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压力调节装置,适用于一储槽,该储槽具有一第一开口且在其内维持一背压,而上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一气袋,与该储槽外部连通而以可膨胀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一压力板,与该气袋邻接而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一阻隔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用以阻隔该第一开口;一移动件,与该压力板、该阻隔件、该储槽抵接而以可产生位移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用以依据该压力板之动作调整该阻隔件是否阻隔该第一开口;以及一弹性装置,以与该压力板、该移动件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用以限制该气袋之动作,藉此当该储槽内之背压变化时,该气袋膨胀压迫该压力板,使该移动件产生位移而使该阻隔件与该第一开口分离。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储槽设有一第二开口,且该气袋设有与该第二开口连通的一第三开口。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阻隔件为一圆球。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移动件具有与该储槽抵接的一延伸面,用以使该移动件在被设置于该储槽内时更为方便。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延伸面上形成至少一固定座,用以固定该弹性装置。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移动件与该储槽抵接的延伸面系固定于该储槽。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移动件系为一簧片。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弹性装置为一弹簧。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储槽外部为大气环境。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移动件和该弹性装置均为不锈钢材质。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移动件和该弹性装置为一体成型。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储槽设有一第二开口,且该气袋设有与该第二开口连通的一第三开口。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阻隔件为一圆球。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储槽外部为大气环境。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为不锈钢材质。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储槽内设有至少一定位柱,且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上形成至少一第一穿孔,藉由该定位柱穿过该第一穿孔使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固设于该储槽内。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定位柱和该第一穿孔间系藉由热熔的方式固定。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储槽内设有至少一肋,用以固定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压力调节装置,其中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上形成至少一第二穿孔,用以调整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之弹性系数。20.一种喷墨印头,包括:一储槽,具有一第一开口且在其内维持一背压;一气袋,与该储槽外部连通而以可膨胀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一压力板,与该气袋邻接而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一阻隔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用以阻隔该第一开口;一移动件,与该压力板、该阻隔件、该储槽抵接而以可产生位移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用以依据该压力板之动作调整该阻隔件是否阻隔该第一开口;以及一弹性装置,以与该压力板、该移动件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储槽内,用以限制该气袋之动作,藉此当该储槽内之背压变化时,该气袋膨胀压迫该压力板,使该移动件产生位移而使该阻隔件与该第一开口分离。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储槽设有一第二开口,且该气袋设有与该第二开口连通的一第三开口。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阻隔件为一圆球。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移动件具有与该储槽抵接的一延伸面,用以使该移动件在被设置于该储槽内时更为方便。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延伸面上形成至少一固定座,用以固定该弹性装置。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移动件与该储槽抵接的延伸面系固定于该储槽。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移动件系为一簧片。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弹性装置为一弹簧。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储槽外部为大气环境。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移动件和该弹性装置均为不锈钢材质。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移动件和该弹性装置为一体成型。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储槽设有一第二开口,且该气袋设有与该第二开口连通的一第三开口。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阻隔件为一圆球。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储槽外部为大气环境。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为不锈钢材质。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储槽内设有至少一定位柱,且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上形成至少一第一穿孔,藉由该定位柱穿过该第一穿孔使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固设于该储槽内。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定位柱和该第一穿孔间系藉由热熔的方式固定。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储槽内设有至少一肋,用以固定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的喷墨印头,其中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上形成至少一第二穿孔,用以调整该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之弹性系数。图式简单说明:第1.2.3图系显示美国专利第5526030号所提出的习知气泡产生器装置之示意图;第4图系显示显示美国专利第6213598号所提出的另一种习知压力调节装置之示意图;第5a图系显示本创作之喷墨印头之第一实施例之示意图;第5b图系显示第5a图中之移动件之示意图;第6a、6b图系显示本创作之喷墨印头之第二实施例之示意图;第7a图系显示第6a图中之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之示意图;以及第7b图系显示第7a图之一体成型之移动件和弹性装置固定于储槽内之示意图。
地址 新竹县竹东镇中兴路四段一九五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