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紫甘蓝种子催芽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甘蓝种子的催芽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消毒处理,浸种处理,阴干处理,渥堆处理,揉搓处理,恒温催芽;本发明的紫甘蓝种子催芽方法,打破了种子的休眠状态,有利于胚种分化,缩短了紫甘蓝种子的催芽处理时间,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紫甘蓝种子,发芽整齐,发芽率高,种植出的紫甘蓝品质鲜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同时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申请公布号 CN10599328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0.12
申请号 CN201610336642.8 申请日期 2016.05.20
申请人 安徽省天瑞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刚
分类号 A01C1/00(2006.01)I;A01C1/08(2006.01)I;A01N65/38(2009.01)I;A01N43/12(2006.01)I;A01N37/10(2006.01)I;A01N47/24(2006.01)I;A01N43/16(2006.01)I;A01N25/00(2006.01)I;A01P2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C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紫甘蓝种子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消毒处理:将紫甘蓝种子浸泡于75%的酒精中消毒1‑3min;(2) 浸种处理:将消毒后的紫甘蓝种子浸泡于浸种溶液中浸泡30‑33h;(3) 阴干处理:将紫甘蓝种子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4) 渥堆处理:将阴干的紫甘蓝种子渥堆,厚度为5‑8cm,用塑料膜覆盖,保持塑料膜内温度为25‑30℃,处理3‑5天;(5) 揉搓处理:将渥堆处理后的种子装入纱布袋内,隔着纱布袋揉搓10‑12min;(6) 恒温催芽:将揉搓处理后的紫甘蓝种子与河沙混合后,放入4‑5℃的冰箱中在冷藏10‑12h,紫甘蓝种子和河沙的质量比为1:3,然后取出,置于20‑25℃恒温箱中,催芽24‑36h,每隔4h喷洒一次催芽剂;过滤,除去河沙,得到催芽处理后的紫甘蓝种子。
地址 233700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良种繁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