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显示装置
摘要 〔目的〕以缩短在平坦的真空外围器内部使电子束扫描之显示装置的深度,且使之对大气压具有充份的强度为目的。〔构成〕由至少在内面有萤光幕30被覆盖形成的平坦之矩形面板21,和从该面板21的四周部实质地向面板之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壁22,和对向于面板21之后板23被构成真空外围器。在面板21与后板23之间被配置复数的尖端楔形之杆状支持手段31,假设面板21的厚度为t,支持手段31之间隔为P时,比例t/P被设定为0 . 05以上。
申请公布号 TW174966 申请公布日期 1991.12.11
申请号 TW080105836 申请日期 1991.07.26
申请人 东芝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西村孝司;蒲原英治
分类号 H04N7/00 主分类号 H04N7/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敏生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伟成第一大楼
主权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包括至少大致矩形的平坦之第 1 板片21,和由该第 1 板片21的四周部向前述第 1 板片实质地垂直之方向延伸的侧壁22,和对向于前述第 1板片21实质地平行地被配置之第 2 板片23的真空外围器,和至少备有在前述第 1 皮片21之内面所着被的萤幕30,和产生把该萤幕30分割扫描成复数个小领域Rn之电子束的复数个电子源26,和被设在前述第 1板片21与第 2 板片23之间将此等板片在所定间隔支持的复数之支持手段31,使前述第 l 板片21的厚度为 t , 前述支持手段31之间隔为 P时,比例t / P 为 0.05以上者。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大致矩形的平坦之第 1 板片21,和由该第1 板片21的四周部向前述第 1 板片实质地垂直之方向延伸的侧壁22,和对向于前述第 1 板片21实质地平行地被配置之第 2 板片23的真空外围器,和至少备有花前述第 1 板片21之内面所着被的萤幕30,和产生把该萤幕30分割扫描成复数个小领域Rn之电子束的复数个电子源25,和被设在前述第 1 皮片21与第 2 板片23之间将此等板片在所定间隔支持的复数之支持手段31,前述支持手段引的前述第 1 板片边端部系成为楔形而楔形端部 31a 之长方向的长度为 2mm 至30mm者。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备有大致矩形的平坦之第 1 板片21,和从该第 1 板片2l的四周部向第 1 板片21实质地垂直之方向延伸的侧壁22,和对向于前述第 1 板片21实质地平行地被配置之被设有复数的开孔部27之平坦的第 2 板片23,和被设在前述第 1 板片21与第 2 板片之间将此等板片支持在所定间隔的复数之支持手段31,和在前述第 2 板片23的复数个开孔部27分别被连接之漏斗24,从该漏斗24被延长的管颈25所成之真空外围器,具有在前述第 1 板片21的内面所着被之萤幕30,和被封入在前述各管颈25的电子源之电子枪26,前述萤幕30系由从此等复数个的电子枪26之电子束被分割扫描成复数个的小领域Rn,而前述复数之支持手段31系位于分割扫描的境界线32上者。图示简单说明 :图 1 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阴极线管显示装置之模式斜视图。图 2 将图 1 沿 A-A 线切断而向箭头记号方向看的模式剖面图。图 3 将图 1沿 B-B 线切断而向箭头记号方向看的模式剖面图。图 4 将图 1 所示之显示装置的主要部份分解而显示之模式斜视图。图 5 显示图 l 所示的显示装置之萤幕的平面图。图 6 系为了检讨玻璃面板对大气压的耐力用之真空装置的剖面图。图 7 为显示玻璃面板之变形的概略剖面图。图 8 为显示本发明的由模拟之支持手段支数与玻璃面板的厚度之关系的特性图。图 9为显示本发明的支持手段之形状的斜视图。图10将由支持手段的挡接之玻璃的应力分布予以模拟所得之应力分布图。图11将由支持手段的挡接之玻璃的应力分布子以模拟所得之应力分布图。图12为显示本发明的支持手段之其他例的斜视图。图13为显示先前的阴极线管之图,( a ) 为斜视图,( b ) 为剖面图。图14为显示先前的其他显示装置之一部份切开剖面图。图15为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之一部份放大剖面图。图16为说明由图14的支持手段之对萤幕的挡接状态之概略图。图17为说明图16所示的支持手段之变形的概略图。
地址 日本国神奈川县川崎巿幸区堀川町七十二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