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组件式采区巷道布置及透水灾害模拟模型
摘要 组件式采区巷道布置及透水灾害模拟模型。涉及一种采矿专业教学模型。该模拟模型透视性好,并能模拟采区巷道布置及透水灾害场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采区上部车场模型、采区中上部车场模型、采区中下部车场模型及采区下部车场模型由上至下依次倾斜连接,高位水源与扬水设备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扬水设备与低位水仓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低位水仓与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之间通过第三管路连接,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与高位水源之间通过第四管路连接,第一管路上装有第一电控阀门,第三管路上装有第二电控阀门,第四管路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门,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高位水源5及低位水仓上均装有水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用于采矿专业教学中。
申请公布号 CN202855176U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4.03
申请号 CN201220601270.4 申请日期 2012.11.15
申请人 陈海波;尹小军;林井祥 发明人 陈海波;尹小军;林井祥;李兴伟;秦涛;吴祥业;王其先;曹仁举
分类号 G09B25/00(2006.01)I 主分类号 G09B25/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组件式采区巷道布置及透水灾害模拟模型,其特征是:它包括采区上部车场模型、采区中上部车场模型、采区中下部车场模型、采区下部车场模型及透水灾害模拟模型;采区上部车场模型、采区中上部车场模型、采区中下部车场模型及采区下部车场模型由上至下依次倾斜连接;采区上部车场模型包括回风大巷模拟管(1)、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及区段回风石门模拟管(4),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和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并排设置,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和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上端与回风大巷模拟管(1)固定,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上靠近回风大巷模拟管(1)处设置绞车房模拟块(7),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和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之间设置区段回风石门模拟管(4),区段回风石门模拟管(4)一端分出两个叉分别与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和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固定,区段回风石门模拟管(4)中部及另一端各与相应的第一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5)中部连接;采区中上部车场模型包括中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8)、中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9)、中上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10)和中上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11),中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8)和中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9)并排设置,中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8)和中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9)之间设置采区变电所模拟管(12),中上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10)一端与中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8)连接,中上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11)一端与中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9)连接,中上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11)另一端与第一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13)连接,中上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10)另一端与第二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16)连接,第一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13)与第二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16)之间设有第一联络巷模拟管(18),中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9)和中上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10)之间设有第一区段溜煤眼模拟管(19);采区中下部车场模型包括中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0)、中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21)、中下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22)和中下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23),中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0)、中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21)并排设置,中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0)与中下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22)一端固定,中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21)与中下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23)一端固定,中下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23)与第四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24)和第五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25)连接,中下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22)与第三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26)和第四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27)连接,第四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24)和第三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26)之间设有第二联络巷模拟管(28),第五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25)和第四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27)之间设有第三联络巷模拟管(29),中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21)和中下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22)之间设有第二区段溜煤眼模拟管(30);下部车场模型包括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2)和采区石门模拟管(33),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和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2)并排设置,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经采区下部车场绕道模拟管(48)与采区石门模拟管(33)连接,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2)经通风人行斜巷模拟管(34)与采区石门模拟管(33)连接,采区石门模拟管(33)一端设有运输大巷模拟管(49),运输大巷模拟管(49)与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2)经采区煤仓模拟管(35)连接,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和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2)之间设有上仓斜巷模拟管(36),上仓斜巷模拟管(36)一端与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2)连接,上仓斜巷模拟管(36)另一端与下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37)连接,采区石门模拟管(33)另一端与下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38)连接,上仓斜巷模拟管(36)和下部区段轨道石门模拟管(38)另一端均与第二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39)连接,下部区段运输石门模拟管(37)另一端与第三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40)连接;上部轨道上山模拟管(2)下端与中部轨道上山模拟管(8)上端连接,上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下端与中部运输上山模拟管(9)上端连接,中部轨道上山模拟管(8)下端与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上端连接,中部运输上山模拟管(9)下端与下部运输上山模拟管(32)上端连接;第一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5)和第一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13)两端均固定有同一第一煤层开切眼模拟管(41),第二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16)两端固定有第一煤层采煤工作面模拟管(44),第四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24)的两端与第三煤层开切眼模拟管(43)固定,第二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16)和第五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25)两端均与第一煤层采煤工作面模拟管(44)固定,第三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26)和第二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39)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煤层开切眼模拟管(45),第四煤层区段回风平巷模拟管(27)和第三煤层区段运输平巷模拟管(40)两端固定有第二煤层采煤工作面模拟管(46);透水灾害模拟模型包括高位水源(50)、低位水仓(51)、扬水设备(52)、第一电控阀门(57)、第二电控阀门(60)、第三电控阀门(59)及水位传感器(58),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附近的上部设置高位水源(50)、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附近的下部设置低位水仓(51),高位水源(50)与扬水设备(52)之间通过第一管路(53)连接,扬水设备(52)与低位水仓(51)之间通过第二管路(54)连接,低位水仓(51)与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之间通过第三管路(55)连接,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与高位水源(50)之间通过第四管路(56)连接,第一管路(53)上装有第一电控阀门(57),第三管路(55)上装有第二电控阀门(60),第四管路(56)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门(59),下部轨道上山模拟管(31)、高位水源(50)及低位水仓(51)上均装有水位传感器(58),第一电控阀门(57)、第二电控阀门(60)、第三电控阀门(59)和水位传感器(58)分别用电缆与电源和远端的控制电脑连接。
地址 15002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号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