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转基因逃逸导致的环境风险的检测评价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物安全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基因逃逸导致的环境风险的检测评价方法。本发明利用抗虫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及其野生近缘种群体为分析材料,经过组合,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含有转基因和不含转基因的杂种F1群体以及含转基因杂种F1代的自交分离F2代群体。将F1群体以及F2分离群体在有虫压和无虫压的环境下进行田间种植,并对各群体的适合度相关性状进行测量。通过比较分析转基因群体的适合度利益和适合度成本,计算逃逸的转基因对野生近缘种带来的环境风险(%)。本发明在受控条件下检测转基因的环境风险,检测结果准确,效率高,对于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生产的环境安全保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申请公布号 CN10203130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4.27
申请号 CN201010504128.3 申请日期 2010.10.12
申请人 复旦大学 发明人 卢宝荣;蔡星星;夏辉;汪魏;杨箫
分类号 C12Q1/68(2006.01)I;A01H1/02(2006.01)I 主分类号 C12Q1/68(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主权项 一种转基因逃逸导致的环境风险的检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构建含有转基因和不含转基因野生近缘物种实验群体;(2)设计用于转基因逃逸导致环境风险检测的田间种植实验;(3)建立转基因逃逸导致环境风险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其中:所述构建含有转基因和不含转基因野生近缘物种实验群体,是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利用人工杂交获得目标转基因植物和野生近缘物种的杂种F1代和自交分离F2代实验群体来实现,具体步骤为:选择目标转基因植物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分别与野生近缘物种的个体进行杂交,获得含转基因的转基因植物‑野生种的杂种F1群体(A)和不含转基因的亲本品种‑野生种的杂种F1群体(B);通过对含转基因的杂种F1进行套袋自交,分别获得含有转基因和不含转基因的F2代分离群体;利用目标转基因设计的引物,对F2代分离群体进行PCR扩增,鉴定含有转基因的F2群体(C)和不含转基因的F2群体(D);根据上述方法所获得的含有转基因的杂种F1群体(A)、不含转基因的杂种F1群体(B),含有转基因的自交F2分离群体(C)和不含转基因的自交F2分离群体(D),进行受控实验条件下适合度分析实验;所述设计用于转基因逃逸导致环境风险检测的田间种植实验,是将获得的A、B、C、D实验群体分别按20cm×20cm或40cm×40cm的种植株距和行距,将含转基因和不含转基因的A和B群体或C和D群体在一个小区内进行单一种植和相间混合种植;即分为3种种植模式:转基因植株的单一种植模式,非转基因植株的单一种植模式,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的相间混合种植模式; 根据转基因的类型或功能,将受控的实验环境分别设计为有选择压的环境和无选择压的环境,将上述实验群体分别种植于有选择压的环境和无选择压的环境,并于实验群体植株生活史的各生长阶段,分别进行适合度相关性状的测量;所述建立转基因逃逸导致环境风险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即建立复合适合度指数,来评价环境风险的程度,用%表示:各形态性状的适合度为:含转基因植株的测量值/不含转基因植株的测量值×100%;复合适合度为:各形态性状的适合度的平均数;通过复合适合度的值(%)来评价转基因逃逸导致环境风险(%)。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