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自行车轮圈
摘要 一种自行车车轮包括一强化之环状轮圈,该轮圈经由复数个轮辐而耦接至一轮毂。特定言之,该轮圈包括一外侧部分及一与该外侧部分相耦接之内侧部分,以在该内侧及外侧部分之间形成一环状中空区域。较佳地,外部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固定地耦接至该外侧部分的该等外部开口,而内部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固定地耦接至该内侧部分与该等外部开口相对齐之该等内部开口,以界定该轮辐收纳空间。较佳地,至少该第一或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分别热熔接至该外侧部分或内侧部分。每一轮辐收纳空间较佳地至少部分地与该等直接螺合至其中一该等轮辐收纳空间之外端部分相螺合。该轮毂与该等轮辐之该等内端部分相耦接。
申请公布号 TWI240681 申请公布日期 2005.10.01
申请号 TW093110171 申请日期 2004.04.13
申请人 岛野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冈岛伸平
分类号 B60B21/06 主分类号 B60B21/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201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轮圈,包含:一外环部分,其用以将一轮胎收纳于其上,该外环部分具有一外部轮辐附接开口;一内环部分,其固定地耦接至该外环部分,以在其间构成一环状中空区域,该内环部分具有一与该外部轮辐附接开口相对齐之内部轮辐附接开口;一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其固定地耦接至该外环部分之外部轮辐附接开口;及一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其固定地耦接至该内环部分之内部轮辐附接开口;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界定一轮辐收纳空间,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至少其中之一系分别被热熔接至其中一该外及内环部分。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被热熔接至该外环部分。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被热熔接至该内环部分。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被热熔接至该内环部分。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一体成型为一单件式、整体构件,其具有一纵向延伸的内部通道而构成该轮辐收纳空间。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内部通道至少部分地具有螺纹。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内部通道系一贯孔。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内部通道系一盲孔。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内部通道系一阶状贯孔,其具有一内部抵靠表面而构成该轮辐收纳空间。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系两独立构件。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皆具有一内孔形成于其中,该内孔至少部分地具有螺纹,使得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该等内孔至少部分地界定该轮辐收纳空间。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该外部轮辐附接开口中;且该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该内部轮辐附接开口中。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自该外环部分径向朝内延伸至该轮圈之中空区域中;且该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自该内环部分径向朝外延伸至该轮圈之中空区域中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分别被热熔接至其中一该外及内环部分之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至少其中之一系分别被熔焊至其中一该外及内环部分。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分别被热熔接至其中一该外及内环部分之该第一及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至少其中之一系分别被铜焊至其中一该外及内环部分。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自行车轮圈,其中该外环部分包括复数个在圆周上隔开的外部轮辐附接开口,其具有复数个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固定地耦接至该外环部分之该等外部轮辐附接开口;该内环部分包括复数个在圆周上隔开的内部轮辐附接开口,其具有复数个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固定地耦接至该内环部分之该等内部轮辐附接开口,该等内部轮辐附接开口与该等外部轮辐附接开口相对齐;及该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及该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至少其中之一系分别被热熔接至其中一该外及内环部分。17.一种自行车车轮,包含:一环状轮圈,其包括一外环部分,其用以将一轮胎收纳于其上,该外环部分具有复数个在圆周上隔开的外部轮辐附接开口;一内环部分,其固定地耦接至该外环部分,以在其间构成一环状中空区域,该内环部分具有与该等外部轮辐附接开口相对齐之复数个圆周上隔开的内部轮辐附接开口;复数个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其固定地耦接至该外环部分之该等外部轮辐附接开口,每一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皆具有一第一内孔;复数个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其固定地且直接地耦接至该内环部分之该等内部轮辐附接开口,每一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皆具有一与该等第一内孔之其中之一相对准的第二内孔,以构成一轮辐收纳空间,每一轮辐收纳空间系至少部分地具有螺纹;该复数轮辐之每一该轮辐包括一外端部分、一内端部分及一延伸在该外端部分及该内端部分之间的长形中央部分,该等轮辐之每一该外端部分与其中一该等长形中央部分一体成型而构成一单件式整体构件,该等轮辐之每一该外端部分系被直接螺合于该等轮辐收纳空间之其中之一;以及一中央轮毂,该等轮辐之该等内端部分与其相耦接。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被热熔接至该外环部分。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被热熔接至该内环部分。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被热熔接至该内环部分。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每一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与其中一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一体成型而构成一单件式整体构件,其具有一纵向延伸的内部通道以构成该轮辐收纳空间。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每一该等内部通道系一贯孔。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每一该等内部通道系一盲孔。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系独立于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构件,使得每一该等第一及第二内孔部分地界定该等轮辐收纳空间之其中之一。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每一该第一及第二内孔系至少部分地具有螺纹。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该等外部轮辐附接开口中;且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该等内部轮辐附接开口中。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自该外环部分径向朝内延伸至该轮圈之中空区域;且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自该内环部分径向朝外延伸至该轮圈之中空区域。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及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至少其中之一系分别熔焊至该外及内环部分之其中之一。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第一管状轮辐附接部分及该等第二管状轮辐附接部分之至少其中之一系分别铜焊至该外及内环部分之其中之一。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自行车车轮,其中该等轮辐之每一内端部分包括一具螺纹轴杆部,其与其中一该等长形中央部分一体成型而形成一单件式整体构件,且每一该等具螺纹轴杆其上之轮辐突块而耦接至该中央轮毂。图式简单说明:图1系一自行车车轮之侧视图,其具有一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轮辐状轮圈总成;图2系图1之圆圈2所标示之车轮部分的放大部分侧视图;图3系图1之圆圈3所标示之车轮部分的放大部分侧视图;图4系图1之圆圈4所标示之车轮部分的放大部分侧视图;图5系图2所示之车轮之部分的进一步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图2之剖面线5-5观看;图6系图3所示之车轮之部分的进一步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图3之剖面线6-6观看;图7系图4所示之车轮之部分的进一步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图4之剖面线7-7观看;图8系图1-7所示之自行车车轮之一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着图1之剖面线8-8观看,且为了阐释之目的而将阀体移除;图9系图1-7所示之其中一强化构件的放大侧视图;图10系图9所示之强化构件的外侧端(亦即,径向外侧)视图;图11系图9-10所示之强化构件的内侧端(亦即,径向内侧)视图;图12系图9-11所示之强化构件的截面视图,其系沿着图9之剖面线12-12观看;图13系一自行车车轮之侧视图,其具有一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轮圈;图14系图13所示之车轮的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图13之剖面线14-14观看;图15系一自行车车轮之侧视图,其具有一依照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之轮圈;图16系图15所示之车轮的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图15之剖面线16-16观看;图17系一自行车车轮之侧视图,其具有一依照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之轮圈;图18系图17所示之车轮的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图17之剖面线18-18观看;图19系一自行车车轮之侧视图,其具有一依照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之轮圈;及图20系图19所示之车轮的放大部分截面视图,其系沿图19之剖面线20-20观看。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