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波前像差量测系统之失焦及散光补正
摘要 用于一像差量测装置之失焦及散光补正方法和装置。该等装置包含以不改变一对透镜间之实体距离的条件改变一波前通过该对透镜间之光学距离的反射器,藉此补偿该波前之失焦;且包含为一弧形波前添加和去除曲率之柱面反射镜,藉此补偿该波前之散光。该等方法包含使一具有失焦之波前依一第一路径通过一第一透镜,使该波前自该第一路径反射至一第二路径,使该波前自该第二路径反射至一第三路径,及使该波前通过一第二透镜成为一失焦补正波前;以及使一波前通过第一和第二柱面透镜,且将该第一和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且相互相对地定向为补偿该波前之散光。
申请公布号 TW590757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6.11
申请号 TW091108613 申请日期 2002.04.26
申请人 壮生和壮生视觉关怀公司 发明人 罗丹武;史麦克;白思克;贝瑟夫
分类号 A61B3/10 主分类号 A61B3/1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中曾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一段二四五号八楼
主权项 1.一种在一用来量测眼睛像差且具有相隔一实体距离以使一波前聚焦之第一光学透镜和第二光学透镜的眼用系统中以不改变该二透镜间之实体距离而调整该二透镜间之光学距离之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该波前依一第一光学路径通过该第一光学透镜;(b)使该波前自该第一光学路径反射至一不同于该第一光学路径之第二光学路径;(c)使该波前反射至一不同于该第一和第二光学路径之第三光学路径;及(d)使该波前通过该第二光学透镜。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更包括:(e)使该波前反射至一第四光学路径,此步骤是在步骤(c)之后且在步骤(d)之前进行。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一光学路径与该第四光学路径大致共线。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方法,其中步骤(b)和(e)是由一单一反射器元件进行。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方法,其中该单一反射器元件为一棱镜。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二和第三光学路径大致为相同的实体距离。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步骤(b)和步骤(c)是由一单一反射器元件进行。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二和第三光学路径之实体距离为可调整的。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方法,其中该第二和第三光学路径之实体距离可藉由移动该单一反射器元件而调整。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该单一反射器元件为一回射器。11.一种在一用来量测眼睛像差且具有相隔一实体距离以使一波前聚焦之第一光学透镜和第二光学透镜的眼用系统中矫正散光之方法,其中该眼用系统另执行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方法,该矫正散光之方法包括:(1)使该波前通过一具有第一和第二柱面透镜之柱面透镜总成;(2)将该柱面透镜总成定向为使散光补正位置与该波前之等分线位置成一直线;及(3)将该第一和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对方定向以调整该柱面透镜总成之散光补正光焦度。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矫正散光之方法,其中步骤(2)和步骤(3)为分开进行。13.一种在一量测眼睛像差之眼用系统内自一波前去除散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该波前通过一柱面透镜总成,该总成包含一具有一第一轴线之第一柱面透镜及一具有一第二轴线之第二柱面透镜;(b)将该第一柱面透镜之第一轴线及该第二柱面透镜之第二轴线定向为使该柱面透镜总成之一散光补正位置与该波前之一等分线位置成一直线;及(c)将该第一和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对方定向以调整该柱面透镜总成之散光补正光焦度。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步骤(b)和(c)为大致同时完成。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步骤(b)和(c)为分别完成。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中步骤(b)在步骤(c)之前完成。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中步骤(c)在步骤(b)之前完成。18.一种在一用来量测眼睛像差且具有相隔一实体距离以使一波前聚焦之第一光学透镜和第二光学透镜的眼用系统内以不改变该二透镜间之实体距离而调整该二透镜间之光学距离之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第一反射器,其定位为使自该第一透镜接收沿一第一光学路径之该波前反射至一第二光学路径,该第二光学路径不同于该第一光学路径;一第二反射器,其定位为使该波前自该第二光学路径反射至一第三光学路径,该第三光学路径不同于该第一和第二光学路径;一第三反射器,其定位为使该波前自该第三光学路径反射至一通过该第二光学透镜之第四光学路径。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一光学路径与该第四光学路径大致共线。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装置,其中一单一反射器元件包括至少该第一反射器及该第三反射器。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装置,其中该单一反射器元件为一棱镜。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二反射器包括一回射器。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之装置,其中该回射器为三面直角棱镜。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二和第三光学路径大致为相同的实体距离。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二和第三光学路径之实体距离为可调整的。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二和第三光学路径之实体距离可藉由移动该回射器而调整。27.一种在一用来量测眼睛像差且具有相隔一实体距离以使一波前聚焦之第一光学透镜和第二光学透镜的限用系统中矫正散光之装置,其中该眼用系统另包含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装置,该矫正散光之装置包括:一第一柱面透镜,其定位于该波前之路径内用来对该波前造成一第一柱面折射作用;一第二柱面透镜,其定位于该波前之路径内用来对该波前造成一第二柱面折射作用;该第一和第二柱面透镜安装为可相对于该波前及相对于对方旋转;且其中该矫正散光之装置之散光补正是由该第一柱面透镜和该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及相对于对方的取向决定。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矫正散光之装置,其更包括:一第一旋转马达,其可操作地耦接于该第一柱面透镜以将该第一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定向;及一第二旋转马达,其可操作地耦接于该第二柱面透镜以将该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定向。29.一种在一用来量测眼睛像差之眼用系统内矫正一波前的散光之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第一柱面透镜,其定位于该波前之路径内用来对该波前造成一第一柱面折射作用;一第二柱面透镜,其定位于该波前之路径内用来对该波前造成一第二柱面折射作用;该第一和第二柱面透镜安装为可相对于该波前及相对于对方旋转;且其中该装置之散光补正是由该第一柱面透镜和该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及相对于对方的取向决定。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之装置,其更包括:一第一旋转马达,其可操作地耦接于该第一柱面透镜以将该第一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定向;及一第二旋转马达,其可操作地耦接于该第二柱面透镜以将该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定向。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一柱面透镜和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该波前一致定向使该装置之散光补正位置能受带动为与该波前之等分线位置成一直线。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一柱面透镜和第二柱面透镜相对于对方定向为使散光矫正量抵销该波前之散光。图式简单说明:图1为一由一经眼睛视网膜反射之雷射束产生之波的简图;图2为一用来量测眼睛引起之像差之习知装置的简图;图3为一习知失焦补正元件之局部简图;图4为一用于习知之像差量测装置中之像差镜系统的简图;图5为一用于习知之像差量测装置中之Hartman-Shack小透镜阵列系统的简图;图6为一依据本发明用以量测一波前内由一光学系统引起之像差之装置的简图;图7为一用于依据本发明之图6装置中用来自该一波前去除一失焦分量之失焦补正元件的范例简图;图8A为一无散光波前的范例图示;图8B为一散光波前的范例图示;图9为一用于依据本发明之图6装置中用来自该一波前去除一散光分量之散光补正元件的范例简图;图10A为一用于本发明之凹形柱面透镜的透视图;且图10B为一用于本发明之凸形柱面透镜的透视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