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性能粒状贝氏体心轨钢及生产工艺
摘要 一种高性能粒状贝氏体心轨钢及生产工艺,属于冶金制造技术领域。其原料配方配比为:C:0.19%~0.28%;Si:1.20%~1.70%;Mn:1.60%~2.20%;Ni:0.40%-0.80%;Mo:0.45%~0.80%;P≤0.018%;S≤0.01%;Cu≤0.20%;Cr:1.20%~1.80%,V:0.04%~0.18%;工业纯铁92.362%~95.02%。其重点制造工艺包括:(1)中频冶炼,制取电极锭(2)电渣重熔,制取电渣锭(3)对锻件进行扩氢处理(4)、对锻件进行正火、回火处理。本发明化学成份配比合理,制造成本低,合金化效果好;锻造比变大,金属组织的致密度良好;产品各相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品。
申请公布号 CN10182458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6.05
申请号 CN201010128738.8 申请日期 2010.03.22
申请人 山东远大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衍学;岳可来;丁飞;孟超;刘超;曹耕义;陈守松;于卫东;王波
分类号 C22C38/58(2006.01)I;C21C5/52(2006.01)I;C22B9/18(2006.01)I;C21D1/26(2006.01)I;C21D1/28(2006.01)I 主分类号 C22C38/58(2006.01)I
代理机构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代理人 房成星
主权项 一种高性能粒状贝氏体心轨钢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包括:选定适宜的原辅材料及配比方案→对原辅材料进行检验→对原辅材料采取技术处理→中频冶炼,制取电极锭→对电极锭进行抛光处理→电渣重熔,制取电渣锭→对电渣锭进行缓冷保温→对电渣锭进行退火处理→对电渣锭进行探伤检验→切掉电渣锭两端→锻造成型→锻件保温缓冷→对锻件进行扩氢处理→对锻件进行正火、回火处理→对热处理后的锻件进行探伤检验→粗加工→成品检验,其特征是重点制造工艺如下:(1)中频冶炼,制取电极锭具体工艺如下:a、炉衬及其烘干:采用碱性炉衬,烘干温度为500±30℃,烘干时间≥6h;b、脱氧:采用铝锭脱氧,按每吨钢水3‑5Kg投放,投放时机应在出炉前5分钟内;c、除渣:采用CQ‑1聚渣剂,按每吨钢水2‑2.5㎏投放,投放时机应在出炉前5分钟内,并且在出钢前要将漂浮在钢液上面的杂质全部清除;d、钢模准备:在合模前应将模内均匀粉刷脱模涂料,并用酒精烘干,浇口及出气孔要位置准确,保持通畅,不得有任何杂物;e、炉前检验:在炉内炉料全部熔化且钢水温度达到1500℃左右时,随机从炉内取样进行检验;(2)电渣重熔,制取电渣锭:具体工艺如下:a、渣系:采用四元素非标准渣系,即氧化铝28%‑45%,氧化钙提高15%‑18%,氟化钙提高35%‑40%,氧化硅减少8%‑15%;b、渣量:提高电渣重熔的渣量,由正常状态下的80㎜-100㎜提高到150㎜-170㎜;c、电流:电流强度比冶炼常规合金钢降低10%‑12%;d、电压:电压控制在60V‑70V;e、填充比:将填充比控制在0.4‑0.45之间;f、结晶器水温:结晶器出口水温控制在25℃‑45℃之间;(3)电渣锭缓冷保温电渣锭从结晶器中取出之后,及时将其放入保温炉中保温40小时,炉温降至200℃出炉;(4)对电渣锭进行退火处理电渣锭室温装炉,升温至860℃保温4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出炉;(5)锻造成型心轨钢必须经过锻造,锻造比≥8,其中敦粗比≥4,其工艺参数为:加热:装炉温度400℃,加热至850℃保温45分钟,升至1250℃再次保温45分钟;始锻温度:1200℃‑1250℃;终锻温度:900℃‑950℃;锤击重量:按“轻‑重‑轻”的原则;(6)对锻件进行扩氢处理具体工艺如下:室温装炉,升温至690‑710℃进行保温,升温速度为≤14℃/分钟;然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30小时;保温完成后,出炉空冷至室温;(7)对锻件进行正火、回火处理:正回火工艺如下:Ⅰ正火室温装炉,升温至920‑940℃进行保温,升温速度为≤14℃/分钟;然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5小时;;保温完成后,出炉空冷至室温;Ⅱ回火室温装炉,升温至200‑350℃保温,升温速度为≤14℃/分钟;然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0‑35小时;保温完成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地址 251100 山东省齐河县经济开发区金石大街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