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食用菌菌种潜伏污染细菌的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种潜伏污染细菌的检测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其中包含探测取样棒、液体培养基及检测方法,该方法由液体培养基的制备;食用菌菌种的探测取样与接种;操作校正及空白对照设置;对潜伏污染细菌的观测与判定等步骤组成。本方法设计合理,较常规方法能提前2h可培养并检测出是否携带微量的潜伏污染细菌;可有效防止含有潜伏污染细菌的食用菌菌种,用于扩繁下一级食用菌菌种或用于生产栽培,可避免产量、质量的下降,造成经济损失。本发明可在食用菌菌种生产地区或企业推广应用。
申请公布号 CN10249261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8.21
申请号 CN201110404184.4 申请日期 2011.12.05
申请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蔡为明;金群力;冯伟林;范丽军;沈颖越;田芳芳;宋婷婷
分类号 C12M1/26(2006.01)I;C12Q1/04(2006.01)I 主分类号 C12M1/26(2006.01)I
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沈伾伾
主权项 一种食用菌菌种潜伏污染细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于检测食用菌菌种潜伏污染细菌探测取样棒的制备:该探测取样棒由棒体(1)、凹孔或凹槽(2)、手柄(3)组成;其中,棒体(1)由竹、木、塑料或钢材制备而成,其长度较插入取样的食用菌菌种袋或食用菌菌种瓶长60mm,其下端为圆钝角,上端稍扁大为手柄(3);竹、木或塑料质棒体(1)的直径为5‑6mm,该棒体自距下端10‑15mm处开始至离手柄(3)端6cm处为止,每间隔20mm冲制一直径为1.5‑2mm、深0.5‑1mm的凹孔(2);钢质棒体(1)其直径为2‑3mm,棒体(1)上按同上方法冲制深0.3‑0.4mm、宽0.4‑0.5mm的倒刺状凹槽(2),备用;2)用于检测食用菌菌种潜伏污染细菌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当该培养基的组分与各组分在每升中的克含量为:玉米芯120g、麸皮95g、牛肉膏5.0g、蛋白胨7.0g、氯化钠3.5g、酵母膏1.6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2g、水1000ml时,该液体培养基用于检测木腐型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秀珍菇、香菇及黑木耳食用菌菌种的潜伏污染细菌;当该培养基的组分与各组分在每升中的克含量为:麦芽粉20g、麸皮95g、牛肉膏5.0g、蛋白胨7.0g、氯化钠3.5g、酵母膏1.6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2g、水1000ml时,该液体培养基用于检测草腐型双孢蘑菇及双环蘑菇食用菌菌种的潜伏污染细菌;制备时,按上述配方称取麸皮、玉米芯或麦芽粉,在1000ml水中煮沸,文火煮15分钟后过滤,取滤汁后加入配方中的其它组分,加热搅拌至溶解,过滤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分装入100ml三角瓶中至每瓶50ml,经高压灭菌、冷却后备用;3)对食用菌菌种潜伏污染细菌的检测,按如下步骤进行:a)食用菌菌种的探测取样与接种:按食用菌菌种批次,根据批量大小随机抽取5‑10瓶或袋的食用菌菌种,在超净台、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每个食用菌菌种瓶或袋分别用步骤1)制备、经灭菌的5根探测取样棒,在瓶或袋口按梅花形5个点,垂直插入至底部;拔出后用无菌水10ml将探测取样棒的凹孔或凹槽处所携带的培养物料,分别冲洗到步骤2)三角瓶内的液体培养基中;b)对照设置:取步骤2)6个装有液体培养基、灭菌后的三角瓶,其中,3个三角瓶按步骤3)a)相同操作程序对无菌基质进行探测取样和接种,作为操作校正对照组;另3个三角瓶作为空白对照组;c)培养与检测:将步骤3)a)接种后的三角瓶和步骤3)b)2组对照三角瓶置摇床,在28℃条件下培养16‑18h,观测比较培养液清浊度、细菌生长情况;d)对食用菌菌种潜伏污染细菌的观测与判定:对培养后的三角瓶作如下的观测:凡步骤3)a)接种后的三角瓶培养液见有细菌繁殖变混浊,而操作/空白两对照组培养液仍保持清纯、未见细菌生长,则可判定该批食用菌菌种存在有细菌的潜伏污染,不能作菌种使用;凡步骤3)a)接种后的三角瓶培养液和操作/空白两对照组培养液均有细菌繁殖变混浊,则可能是操作过程污染所至,需进行重新取样、重复检测。
地址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石桥路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