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混合工业污水处理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工业园区混合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旨在解决难降解工业污水难处理、难达标排放的问题,涉及一套能够高效处理难降解工业污水的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①将预处理后废水引入A/O工艺处理,进行一级生化处理;②再将一级生化出水送入二段水解酸化A2,进一步水解酸化,降解在一级好氧处理难以降解的有机质;③A2出水经沉淀池后送入BAF深度处理,进行生物脱氮,并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质;④设计采用BAF出水再经活性炭吸附罐处理,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本工艺适用于工业园区各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混合工业污水,该工艺能耗低,净化效率高,可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及回用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 CN10258388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9.11
申请号 CN201210035537.2 申请日期 2012.02.16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发明人 董颖博;林海;薛秋玉;霍汉鑫
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9/14(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皋吉甫
主权项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混合工业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生物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加上深度处理二级水解酸化和曝气生物滤池,取名为“AOAB工艺”,具体步骤为:(1)预处理:根据化工污水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生化前预处理,具有不同污染特征的污水单独进行相应预处理,之后多种污水均匀混合,混合后进水COD小于2000mg/L;(2)将步骤(1)出水首先引入一级水解酸化池,一级水解酸化池表面负荷0.3~0.8m3/(m2•h),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0~20h;在一级水解酸化池中,在产酸菌的作用下降解部分有机物,同时将难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保证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效果;一级水解酸化池内设潜水搅拌机,防止污泥沉降;一级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第一斜管沉淀池,使因搅拌而扬起的污泥沉淀,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至一级水解酸化池的进水端,保证生物量;(3)将步骤(2)出水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污水进行好氧生化处理;该工艺单元采用两级生物接触氧化,设置中间沉淀池;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立体生物弹性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二者的特点;此阶段溶解氧含量维持在2.5~3.5mg/l之间,气水比为(15‑20):1;对于食品工业废水,有机负荷取1.0~1.8kgBOD/m3.d;对于印染废水,有机负荷取0.8~1.2kgBOD/m3.d;对于石化工业废水或农药废水,有机负荷取1.0~2.0kgBOD/m3.d;水力停留时间视水质而确定,进水CODcr>1500mg/L时,HRT为10~18h;CODcr为1000~1500mg/L,HRT为8~12h;CODcr低于1000mg/L,HRT为6~10h;(4)经步骤(3)出水引入二级水解酸化池,将经过前段“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后依然难降解的有机物进一步水解酸化,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此阶段二级水解酸化池表面负荷0.5~1.0 m3/(m2•h),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8~12h,出水经第二斜管沉淀池沉淀,污泥返回二级水解酸化池的进水端;(5)经步骤(4)出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即BAF,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氨氮;在BAF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协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排出系统,同时在反硝化的过程中,将污水中的剩余有机污染物以碳源的形式深度去除,同时去除水中的悬浮污染物。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科大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