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
摘要 本创作为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为一种创新简易机构与操控模式,藉由各自独立却同轴之旋转握把去达成牵引或释放变速线的功能,以操纵变速线所连接之变速器,完成变速换档的工目的,由于阶梯式自独立却同轴之操控旋转握把,更符合人体工学之辨解思维,将使骑者更能安全且明确的操控其车之速度,而其组成零件包括一主体、一变速线头固定座、一定位弹簧片、一涡形弹簧、一释线转把、一引线转把、一圆筒塞、一止动环、一变速线张力调节螺、一固定束环及一螺丝。
申请公布号 TW431406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4.21
申请号 TW088218204 申请日期 1999.10.22
申请人 张文彬 发明人 张文彬
分类号 B62M25/00 主分类号 B62M2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由主要零件为一主体、一变速线头固定座、一定位弹簧片、一涡形弹簧、一释线转把、一引线转把、一圆筒塞、一止动环、一变速线张力调节螺、一固定束环及一螺丝所组成,而其零件特征为:一主体,为两侧成轴向相对内凹状,其一侧为圆筒形凹槽,凹槽四周内侧壁适当弧段上设有数个定位轴向凹槽,以利定位弹簧片一端转折顶止,凹槽底部中心凸长一圆筒,圆筒尾端则成一对对立弧段,弧段壁中各挖设有一方形窗口,另此凹槽一侧壁成一段凹谷开口,开口外设有一弯曲之线导引滑道,线导引滑道尾端成圆筒状,圆筒状尾端设有枢接用之外螺牙,以枢接变速线张力调节螺,主体另一侧则成凸字状内凹槽状,以承接相同状之固定束环,且凸顶中处设有一惯穿凹槽壁之孔道,以利螺丝自外锁入固定束环;一变速线头固定座,为平板圆环沿中心环缘凸长一短圆筒状,短圆筒顶端凸长四均分之弧段,以利引线转把嵌合其间,另短圆筒外壁二适当处依径向长有等宽之曲块,其一依一定方向挖有一先大后小之惯穿孔,以利固定变速线头,另其上挖设有一小面积之曲形凹槽,以让涡形弹簧一端勾接,而其二则与短圆筒外壁间成一定状之曲道,以让定位弹簧片一端枢接;一定位弹簧片,为长条等宽平板状,其为一定长度后于二端分别设成一小段转折,其用以咬合主体上所设之定位轴向凹槽,另一端则衔接一小弧段,弧段尾端亦则成一小段转折,其用以与变速线头固定座枢接;一涡形弹簧,为涡形长条状,弹簧两端分设有朝相反方向之一小转折,一用以与变速线头固定座勾接,另一用以在预力下勾接释线转把;一释线转把,为中空锥形状,锥底成一平面,平面上朝外轴向凸长有一弧段,其用以推压定位弹簧片,另锥底面适当处挖设有一凹槽,其以让涡形弹簧一端勾接;一引线转把,为长圆筒状,外披覆手握,一端轴向设有四均分弧段,其用以嵌入变速线头固定座一侧所设四均分弧段之间;一圆筒塞,短圆筒状,组装于引线转把与主体所凸长之圆筒之间,其一端向外长有一环缘,而圆筒内壁适当处设有二对立之楔形块,用以组合时嵌入主体一侧所凸长圆筒尾端之窗口中;一止动环,为环状弹性体,组装于主体所设线导引滑道尾端之圆筒与变速线张力调节螺之间;一变速线张力调节螺,成橄榄状,中心设有一先大后小之孔径,大孔径内设有螺牙,以与本体枢接,另一孔径用以纳接变速线导管。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止动环所说的组合位置为主体所设线导引滑道尾端之圆筒外侧。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止动环所说的组合位置为变速线张力调节螺较大孔径中。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止动环之环内径略小于主体所设线导引滑道尾端之圆筒外径。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止动环之环外径略大于变速线张力调节螺较大孔径之内径。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变速线头固定座以其短圆筒内壁绕主体一侧所凸长之圆筒外壁旋转。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释线转把以其中空内壁绕变速线头固定座所凸长之短圆筒一端外壁旋转。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一种控制自行车变速器运作之机构,其引线转把以其圆筒中空内壁绕主体一侧所凸长之圆筒外壁旋转。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本创作一视角所示之零件爆炸图。第二图:本创作另一视角所示之零件爆炸图。第三图:变速线头固定座、定位弹簧片、涡形弹簧及释线转把相互组合之关系图。第四图:主体、变速线张力调节、螺固定束环及螺丝相互组合之关系图。第五图:本创作组合于车把手上之完整示意图。第六图:本创作内部各零件相对位置之关系图。
地址 台中县丰原巿丰东路二二○巷三号